霍格沃茨:万机之神崛起

第488章 兽心

随着灵魂回归身躯,阿帕斯睁开眼睛,看着那张近在咫尺的狮子般威严的面孔,轻笑着说道:“我亲爱的殿下,其实我喜欢野兽般的男人哦~”

莱昂松开握住阿帕斯腰肢的手掌,淡漠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说:“告诉我你的发现。”

听见阿帕斯的声音,在海岸上不停来回踱步的伊尔铎立刻停下了脚步,那张历经万年岁月依旧俊美如初的面孔上,写满了对自己同胞安危的担忧。

“单凭我的口述,可能无法讲清楚海面下发生的事情。”阿帕斯望向大海,自那波澜起伏的海面之下,被水流推上来一个球状的透明浮囊,“有这位亲历者的存在,更加能够表明我的所见非虚。”

“亚特拉特!”

隔着数公里远的距离,精灵种族那强大的视力,还是让伊尔铎瞬间辨认出了浮囊中精灵的身份:“阿苏焉在上啊!那是何等可怕的折磨,让他受了这么重的伤!”

将自己在还海沟之中的见闻一一讲述,阿帕斯挥手调动海浪将浮囊冲上沙滩。

海底那跨越星空的裂隙,让伊尔铎有一肚子问题想要询问亚特拉特,此刻马上抽出腰间由精灵工艺打造的秘银短剑,横切向浮囊薄如蝉翼的表面。

随着一声尖利的嘶鸣,可以轻易切割钢铁的秘银短剑居然在那透明的浮囊上划出一道耀眼的火花,这个看似轻薄的透明气囊上连一道划痕都没有留下,坚固地超乎想象!

伊尔铎惊愕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短剑,这是他漫长的生命中,第一次遇见能在秘银短剑的锋刃之下,依旧保持完好无损的物体。

浮囊中的精灵亚特拉特被这声音惊动,抬眼看到精灵王伊尔铎的他,立刻坐起身来,用他血肉模糊的双手拼命敲打着囊壁。

只是那双眼睛中流露出来的强烈感情,与其说是见到伊尔铎这个同族之后的激动,倒不如说是野兽看见猎物时,产生的渴望。

这绝对不是正常的反应,但是伊尔铎一心想着将同胞从眼前这座监牢中解放出来,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但是在场的另一只野兽,已经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一点。

“退后。”

莱昂伸手抓住伊尔铎的肩膀,直接将精灵王拨到身后,继而从腰间抽出狮王的专属佩剑——狮剑。

这是一把双手形制的大剑,根据原体的身高和使用习惯做了相当精密的微调,其十字形的剑格上浮雕着怒吼的雄狮头颅,火炭般明亮的红宝石镶嵌在狮子的眼中。

被帝皇长子所握持的瞬间,狮剑那乌沉的剑身自内而外地迸射出苍白光芒。伴随着一道皎月般的弧度,那秘银短剑束手无策的薄膜瞬间被切开,裂口上喷薄出灼热的烈焰,转瞬间便将整个浮囊燃烧成灰。

“亚特拉特!”

伊尔铎眼看着自己的子民在高热之中发出哀嚎,当即就想要冲上前将亚特拉特从烈火中救出,但是一只钢铁巨手横拦在他的面前,仿佛叹息之墙,生生阻挡了他的脚步。

“不要被同类的外表迷惑了心智,精灵王。”

莱昂伫立的身躯就像是高耸的礁石般无可动摇,他用剑尖指着在火焰中咆哮挣扎的亚特拉特,对已经急火攻心的伊尔铎说道:“仔细看,一个受了重刑的人,不可能还拥有这般活动能力。

“而他的动作如此流畅,只能说明这些看起来十分严重的伤势,完全就是用来降低警惕新的伪装。

“再加上之前,按照阿帕斯所言,释放亚特拉特的那个生物特意让他来找你。

“所以,这显然是一个试图利用你的同情心,从而用你的同类来对付你的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