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万机之神崛起

第473章 烁油

仅仅只是一道目光,欧姆的灵能与意志,在转瞬之间跨越了四光年的距离,沿着战争执政官的跨星系脑电波通讯设备,直接冲进了三体人母星上,那名负责调配通讯信息的士官脑中。

伴随着通讯设备爆发出一阵森冷的寒光,通讯士官猛地从操作岗位上站了起来,从它那光滑如镜面的头部,到全身每一条肢体的末端,没有一处不在颤抖。

跨越漫长无尽的星海,它与那双乌黑的眼眸,对视了!

强烈的冰冷感蔓延了它的全身。这种感觉在三体人的文明中代表着“新生”的意味,因为水是冰冷的,而水又能让它们进行“浸泡”,在脱水之后复苏过来。

但是,这种冰冷的感觉,与宝贵珍稀的水,与代表着新生的复苏,完全不一样!

没有听觉的它,在此刻听见了自己的内脏,发出了金属扭转时所产生的刺耳尖叫。

它感觉自己的血液正在凝固,转化成了更加沉重粘稠的液体,体内的器官正在这种沉重之中衰亡死去,又好像每一个细胞都活动了起来。

但是这种活动与它本身的意志毫不相关,就如同无数的零件堆砌成的机械,而机械运转与否,同样不取决于它自身。

这名三体人的怪异立刻就被它的上级所注意到,官职更高的三体人将它的肢体缠绕在了小型热能武器的激发按钮上,在脑电波网络中“大声”说道:

“士兵,立刻回到你的岗位上,你正在执行的是无比神圣的任务!不要被反战派的言论迷惑,我们文明的出路,只能用战争来开拓!”

通讯员对此恍若未闻,它只是微微仰起了头颅,久久地凝视着厚重黑沉的天花板,全身的颤抖愈发激烈且不受控制,从体内响起的金属扭转声也愈发刺耳。

长官久久未能从脑电波网络中得到回应,当即按响了通讯室的警报,同时将手中的热能武器指向了通讯员的后背,怒斥道:“难道你想要叛逃吗?!”

依旧没有回应。

通讯员的颤抖愈演愈烈,似乎每一条肢体都已经脱离了它的控制,在癫狂错乱的动作中缓缓抬起,高高举向了那被层层叠叠的隔热板和建筑材料封印的天空。

它的感光器官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丝丝缕缕的光辉突破了全反射镜面所构成的表皮,在通讯室的天花板上篆刻下无数难以理解的符号与文字。

终于,长官从通讯员的脑电波中接收到了一个简短的信号,也就是这一个信号,让长官确定通讯员并没有被反战派的观点所蛊惑。

只是单纯地发疯了而已。

这个信号是——“赞美太阳”。

长官不知道太阳有什么可以赞美的,三体星系中的三颗恒星为它们文明所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足以融化钢铁的高热让地表成为了生命的死区,混沌万变的引力更是让无数三体人在剧烈的地壳变动中被碾成碎屑,好不容易建设的地底城市在乱纪元之中被闷烧成了灰烬。

三体人从不感谢太阳,它们惧怕并憎恶着那燃烧的天体。

也就在这时,警卫队携带着热能武器冲进了星际通讯室,将通讯员与其他三体人重重分隔开来,声色俱厉地呵斥:“通讯员士官,你这是在犯下背叛整个文明的严重罪行!立刻停止你的一切活动,缓慢转过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