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万机之神崛起

第452章 最大的错误

世间有神否?

如果是以前,在场的人们定然会对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嗤之以鼻,认为他喝了个烂醉,或者是脑子有点问题。

当然没有了,如果世界上有神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个国家还要遭受如此劫难?为什么十四年战争中还有亿万万人民流离失所?为什么还有那极端主义盛行的十年?

世界上,没有神!

但是——

在看到这名面目冷峻而慈悲的男人时,众人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那种感觉,就仿佛看到了亲人,就仿佛遇见了老乡,就仿佛看到东边升起的那轮红太阳!

小孩疼了喊妈,大人疼了想他。

那股严肃又温暖的气质,简直与那位伟人,一模一样!

长期身处于掌天阁的压迫之下,人们在此刻本能地就要跪拜行礼,但是当他们试图这么做时,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跪不下去。

“我只是一名木匠的儿子。”

欧姆转头看向城楼之上,右手按在自己的胸口,轻柔地说道:“伟大的劳动者们,不必向我行礼。从今以后,你们毋需再向任何压迫者屈膝,这是……我的承诺。”

泪水从一张张黝黑的面庞上滑落,人们被欧姆身上迸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脑中自然而然地知晓了他的名讳,像是婴儿发出啼哭般,齐声高呼道:“赞美帝皇!”

世间没有神,但是有导师和领袖,他从人民群众之中来,又复归到人民群众之中去。

他……从未离开!

在这灿灿金光的照耀下,脾气暴躁易怒的杨圣华瞬间冷静下来,立刻朝欧姆行礼,说:“陛下,这件事情,其实——”

“我都知道。”

收回视线,欧姆俯视着跪倒在眼前的岳重,他心中并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只是流淌着冰冷的失望。

失望于岳重向敌人妥协的行为,失望于人民之子并没有将他当作可以依靠的对象。

同时,也失望于自己的好友,在岳重的感染下如此坚信红色思想,而他本人却在最紧要的关头将这炽热的思想所背叛。

“整件事情,从头到尾,都处在我的关注之下。其中的来龙去脉,我都已了解。”

用灵能将岳重扶起,欧姆仰头望着掌天阁残党离去的方向,问道:“岳重,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我错在对敌人心慈手软,将本该接受审判的罪人私自释放。”

岳重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但是,陛下,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会有数亿人死于非命啊……”

欧姆没有低头去看岳重发红的眼眶,冷漠地说道:“那数亿人都是染上丹瘾的瘾君子,即使留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是会成为国家的负担。即使如此,你也要拯救他们吗?”

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岳重坚定无比地对帝皇说道:“是的,即使如此,我也要用我的知识和能力去拯救他们,拯救每一条理应得到救赎的生命!”

对此,欧姆保持沉默。

仿佛过去了一万年,又好似只有一瞬间,在这片将天地都充斥的金色光辉之中,时间仿佛失去了它本应具备的概念。

汹涌的冷汗从杨圣华的额头滑落,沉重的压力甚至让他这名金丹修士都无法正常呼吸,锋利的光芒仿佛无数致命的利刃,直指他周身无数死穴。

安岭羞耻地发现自己的小腿居然在颤抖,全身每一颗细胞都在对他发出警报,催促着他立刻开始逃跑,以最快最快的速度,逃离帝皇的身边。

而直面压迫力的岳重,在这一刻仿佛置身于苍茫宇宙之中,寰宇之间无星无月,只有深邃无垠的黑暗,以及面前这一轮几乎占据了全部视野的冰冷太阳!

欧姆用眼角的余光看着面露痛苦失神之色,但是丝毫没有逃避意思的岳重,眼中闪过一丝认可的神色。

为了亿万素不相识的瘾君子,这个男人即使是在面对自己的磔问时,依旧可以表现出如此坚定不移的决心。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证明,他并没有背离群众的路线,依旧是那个系苍生于心的优秀战士。

“话说的有道理,但是问题却回答错了。”

消散倾轧在岳重身上的灵能,欧姆缓和了语气,说:“你最大的错误,并非是放跑了敌人,而是你在遇到与亚空间邪神相关的问题时,没有选择诵念我的名,向我发出求援信号。这,才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

“可是,陛下……”

从那宇宙深空的幻想中走出,岳重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颇为错愕地说道:“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那么庞大的帝国需要管理……我……我不想因为我的事情,就去……”

“打扰我?”

欧姆无奈地轻笑一声,低头注视着岳重的双眼,认真无比地说道:“如果我连邪神现世的问题都需要手下将领去解决,那么我这个帝皇对于帝国,就是毫无意义的虚职。岳重,就像是你想要拯救那些染上丹瘾的人一样,我也想要从邪神的爪牙之中,将所有的人类都解放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