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1868章 成功

“听说你们三班已经攻克了难关,成功用蒸汽机带动织布机织布了?”

“哈哈,没想到消息竟然传的这么快,前天才试验成功,今天就已经传开了。”

“上个月,五班的人改良了炼铁技术,学院给了丰厚的奖赏,就连陛下都降下了赏赐,这次你们三班成功用蒸汽机织布,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赏赐肯定不会少!”

“哎呀,主要还是国公的指点,还有老师们的钻研,我们不过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虽然嘴上说着不值一提,但是快咧到了耳根的嘴角还是暴露了内心。

“其实大家也不必羡慕,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

“就是,蒸汽机的用途这么广,以后的用途那么广,还有很多的机会呢。”

“这次蒸汽织布机现世,肯定会震惊世人的。”

“当初,国公建学院,招收我们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入学,那些世家大族的人,那些勋贵官员都在背后说国公失策了,我们必须得努力,给国公争口气。”

“是啊,当初多少人说国公出了昏招,多少人劝国公放弃建学院,但是国公却还是坚持,给了我们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一个机会,咱们必须得给国公长脸!”

“哈哈,这次肯定长脸啊,蒸汽织布机绝对是伟大的创举,改良炼铁的技术影响还不算大,但是,这次蒸汽织布机面世肯定会引起轰动的,看谁还敢瞧不上我们学院?看谁还敢说国公失策。”

众人说说笑笑十分的高兴,因为现在他们的身份已经水涨船高。

当初,他们怀着憧憬来到了学院,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仍然很不自信,因为他们出身穷苦,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既憧憬,又担忧,怕自己辜负了学院的教导。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信心,因为他们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

就在学生们议论着的时候,大批的骑兵朝着学院不疾不徐的弛来。

这是宫中侍卫,到了学院附近他们才缓缓停了下来。

其中数十骑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闯入了学院。

“这学院虽然只建成了一小部分,但是看苏程圈了这么大的地,真是好大的手笔啊。”李世民一边私下张望,一边感慨道。

他虽然对苏程的学院了解很多,但还是一次来学院,所以感触尤深。

程咬金笑道:“手笔确实不小,不过也没陛下想的那么大手笔,老臣看过他的规划图,这片地并不是都建成教学楼,占地最大的是什么操场啊湖啊山啊什么的。”

李世民听了不免有些诧异:“学院不都建学舍吗?弄什么湖啊山的,他这到底是建学院啊还是建庄园,没必要买那么多地啊!”

旁边的长孙无忌等人听了也不禁点头,确实是这個道理,只需要建教学楼、宿舍、食堂就行了,哪还需要弄湖啊山的,这不是浪费吗?

李世民他们骑着马沿着路不断深入,路上倒是碰到了不少学生。

这些学生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起来朝气蓬勃。

当然了,这些学生根本就不认识李世民、长孙无忌他们,毕竟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绝大多数连长安城都没去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江离穿越万国林立,成为一代昏君,却不想奸佞拥兵自重,谋权篡位!天子一怒,血溅千里,开局烹杀狗太监魏忠,震慑内宫!杀走狗,灭奸佞,车裂冠军侯!从此昏君不再昏庸,剑锋直指,君临天下!收燕国十六州,平西疆、蛮匈、金国,开启丝绸之路、科举兴国......数年后,江离一统十国,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群山绝巅,傲然而立!“朕将身化真龙,佑我帝国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王权长路漫漫,
万里腾
往事尘埃中的故事
往事尘埃中的故事
醉里梦中遇到一个人,他说自己姓牛,我恰巧也姓牛,这人说,我有一故事你愿意听吗?我问精彩吗?他说很寂寞,我说,那你说来听听吧!
修仙虫子
回到宋朝当皇帝
回到宋朝当皇帝
穿越到宋朝,平定内部,恢复华夏疆域,直至统一全球。一次偶然间的见义勇为,让甘有志穿越到了宋朝,原来他是皇室失散多年的皇子,名字叫赵启。从一无所有经过重重磨难,最终荣登大位。做了皇帝之后整治内部,南征北战,最终恢复华夏疆域。用新时代的技术改变旧时代,让人造出来地球仪,最终通过一生的努力统一了全球。作为个人,为了大义虽九死其犹未悔,作为丈夫,虽然可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却选择一生只爱一人,作为皇帝,创
华笙有梦
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
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
赵禹穿越而来,觉醒最强君王系统,从此开启重建乱世之路。第一阶段,练习枪法。练习枪法一万遍,获得系统版五虎断魂枪,冲军破甲,无往不利。练习枪法三万遍,获得水力大纺织机,日织布可达百斤,天下百姓皆有衣可穿。练习枪法十万遍,武器全通,枪法入神,以极致武力,率秦卒杀入战场,开启盛世之旅。练习百万遍,武可通神,开辟新天地。数年之后,赵禹一身军甲,出现在了结拜大哥嬴政面前。此时的嬴政,却一脸为难。“贤弟,有句
是太一啊
大明训龙师
大明训龙师
朱元璋:“孙儿啊,唐锵能识人心,心智过人,汝当慎用之,能用则用,不用则杀。”建文帝:“方先生,唐锵此人如何?”方孝孺:“不识孔孟之道,不问社稷礼仪,孺子也。”朱棣大笑道:“汝等不用,俺用。”唐锵:“……我来到大明只想混日子啊!你们何苦相逼呢?”
笔下照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