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第381章 张燕:狠狠地薅他一笔

德阳殿内

对于书院夫子之人的选择上,姜战犯了难。

他早就假借蔡琰之口和蔡老头通过气了,可是这老头倔脾气一上来,真是八匹马都拉不动。

“启禀燕王,大儒郑玄郑康成之名,不知您可有所耳闻?”

辛评见到姜战犯难,便知道蔡邕那条路走不通,于是便开口提醒道。

“嗯,郑老先生之名,孤自然知晓。”

姜战点了点头道。

“燕王,郑老先生乃是崔琰、孙乾之师,可让此二人书信一封,邀请其前来洛阳授学,想必郑公不会拒绝的。”

辛评笑了笑,说道。

“好,辛爱卿有心了,等散朝之后,你书信一封给崔琰和孙乾,让他们给郑老先生写信,就说孤诚意邀请他来洛阳讲学。”

姜战面带喜色的吩咐道。

“喏!”

辛评领命,退回文官队伍之中。

“启禀燕王,北海多名士,不如多邀请一些多学之士,偌大的洛阳书院,总不能就郑老先生一位夫子授学吧。”

这时,荀彧开口说道。

“嗯,没错,不知文若有何人选?”

姜战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

荀彧道:“北海管宁,少有才名,可为师者授学。”

“准了,即刻派人去北海请管宁前来洛阳授业。”

姜战点了点头,同意道。

管宁他还是有些印象的,不就是割席的那个嘛。

“北海邴原,少时与管宁齐名,皆乃当地饱学之士,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燕王可用之。”

荀彧毫不迟疑的再次推举道。

“允了!”

姜战看向荀彧,颇为满意的说道。

陆续的,荀彧又为姜战推荐了数名较为有名气的名士,可见这家伙的人脉有多广。

不过想想也正常,作为荀子的后人,荀彧这个荀家当代族长,论人脉已经不输于任何名门望族。

估计想要从他那里走后门的世家之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报!”

“颍川捷报!”

这时,一名侍卫手捧捷报快步走入殿内。

“念!”

闻言,姜战神色一震,面露欣喜之色的说道。

“司隶校尉张燕,成功夺取颍川郡,此战无任何伤亡,敌将俞涉被俘,其麾下七千三百一十二人皆已投降。”

捷报简短,但字里行间却彰显着燕国强大的实力。

无一伤亡而夺取颍川郡,这种战绩已经极为漂亮了。

“好!”

“封张燕为安远将军,赐军号黑虎,命其驻军颍川,封俞涉为建节将军,让其在张燕麾下效命。”

姜战面露喜色的说道。

此战作为开国之后的第一战,不仅赢了,而且还赢得无比漂亮,姜战自然是无比开心的。

张燕从司隶校尉迁至安远将军,俸禄上虽然没有变化,但却从司隶这个地方彻底抽身而驻军南方。

要知道,如今司隶校尉的权利可没有那么大。

一是因为长安那边还在马腾的手里,虽然如今马腾已经受封了燕国的将军位,但姜战也不好强抢手下的地盘。

二是因为洛阳乃是王都,在这情况下司隶校尉的职权几乎被削弱到了极限。

以至于虽然他获封司隶校尉,但他却仍然得驻军太原郡。

但是现在不同了,不仅变成了正牌将军,还获得了独领一军自主作战的权利。

这种可只有那些功勋极大且受器重的武将才有的特权。

所以,姜战的这道旨意就是在提拔张燕这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另一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
红楼医梦
红楼医梦
实习军医李享意外穿越红楼世界,时值三月春暖,举国迷梦,殊不知凛冬将至,大厦将倾。风云际会,人来人往,李享既要救人,还要救国……
牛头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