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莽夫

第二十五章严嵩的反应

“阁老,现在可怎么办?”丁汝夔这个时候时候才显出慌乱出来,害怕啊。

“好事啊,打赢当然是好事,你昨天不是去找张溶吗?你同意他去打,现在他去打了,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啊!”严嵩反应很快,看着丁汝夔说道。

“啊?”丁汝夔吃惊的看着严嵩,这也行?

“这是好事情,京师的防御是你为主,现在防御住了,你当然有一份功劳,而张溶去打仗,你也去说了,这也有一份功劳,你紧张做什么?大明打了大胜仗,那是普天同庆的好事情,你紧张干嘛?”严嵩再次提醒着丁汝夔说道,丁汝夔还是很疑惑的看着严嵩,不过,心里已经隐约知道一些什么了。

“马上宫门就要打开了,这个喜,你要亲自去报。”严嵩继续提醒着丁汝夔说道。

“谢谢阁老的提醒,确实是好事情,只是,诶,便宜了他们了。”丁汝夔很高兴,但是张溶没能死在城外,让他感觉很遗憾。

“有什么便宜的,人家用命搏来的,不要去说,我们要恭喜人家,此事到此为止!

不过,现在还不能让他们进城,鞑靼昨天晚上是被突袭的,所以才被张溶占了便宜,而鞑靼伤亡这么大,鞑靼的俺答可汗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的,拖一点时间是一点时间,另外,放出侦骑出去,只要发现鞑靼的军队往京城这边赶来,就不要轻易放他们入城。”严嵩此刻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既然昨天晚上赢了,那么今天白天如果鞑靼大军敢来,他张溶还能赢?

“是,阁老,还是阁老英明,我这就放出侦骑出去。”丁汝夔此刻激动的对着严嵩拱手说道。

“你让下面的人去办,你还要给皇上报喜呢!”严嵩笑着对着丁汝夔说道,

接着背着手就往那些大臣那边走去。

“你也是,这么大的喜事,有什么担忧的,诸位大臣,刚刚丁汝夔报来好消息,只是还没有具体确定,不敢乱说,英国公张溶,可能在外面打了打胜仗!”严嵩到了那些大臣身边,先责备了丁汝夔一番,接着看着那些大臣说道。

“啊,可是真的?”徐鹏举非常激动的盯着丁汝夔问道。

“回国公爷,传令兵是这么说的,歼敌很多,而京城外面的鞑靼也确实是撤退了,但是现在还不确定,到底是被张溶打败的,还是说因为和皇上通信,鞑靼自主撤退的!”丁汝夔此刻也是想到了一计,对着徐鹏举说道。

“那肯定是赢了,我女婿可不会说谎,谎报军功,更加不敢。”徐鹏举此刻非常高兴的说道,其他的大臣也是点头,张溶是什么人,他们很清楚。

“正好,等会宫门就要打开了,皇上醒来后,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也会感到高兴,我们的差事也就好办了。”严嵩也是一脸笑容的看着他们说道。

“是呢!”

“对,对,这个消息要快点让皇上知道!”

“可算是有好消息了。”...

那些大臣也是频频点头笑着说是,这段时间朝堂太压抑了。

而在鞑靼这边,鞑靼撤退的部队也是派出了传令兵,把北大营被全歼的消息,快速传递给了俺答汗,俺答汗一听,直接从帐篷的穿上跑下来。

“你说什么?京师北大营被全歼?”俺答汗紧紧的抓住这个传令兵,双目怒瞪,本来俺答汗就长的五大三粗,一脸的凶相,这一发狠,把那个传令兵吓的说不出话来了。

“说!”俺答汗抓着传令兵狠狠的摇了几下。

“可汗,是真的,北大营那边没有人逃出来,东大营这边派出5000人去救援,伤亡过半,被杀了出来,大明那边有了一种新武器,威力巨大,和大明的红衣炮弹一眼,会爆炸!”传令兵此刻才回神,战战兢兢的说道。

“我儿呢,我儿黄台吉呢?”俺答汗再次摇着他喊道。

“回可汗,不知道,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如果还活着,想必已经逃到密林里面去了!”传令兵快要哭了,早知道自己就不来传这个消息了,倒霉啊。

“不可能,我儿身边有两万多精兵,怎么可能被大明的军队全歼,京师那边没有多少军队!”俺答汗不相信的喊道,这个时候,帐篷里面也来了一些将军,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来人,让士兵们全部起来,马上整装出发,随我杀往京师!”俺答汗愤怒的对着那些刚刚进来的将军喊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