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桢顾安感觉真真假假难以分辨,索性就不再纠结下去,而是着手与了解自己现在的情况。
正好自己就在一个书房之内,藏书还不少,在这里桢顾安可以了解到现在是什么时代环境是什么样的,最好是自己穿越大唐前的时代吧,那样自己会更熟悉。
只是桢顾安找了好久发现更多的都是古书,就是那种可以算作古董的那种,桢顾安都怀疑这里压根不是什么书房而是博物馆。
找了半天了解现在的资料没找到,反倒是找到了了解历史的资料,眼前的一卷一卷的竹简就把桢顾安震撼住了。
大唐的文字桢顾安已经熟悉了,所以这些用大唐文字记录的竹简桢顾安也认识,并且他还觉得这些字很亲切,就是有自己的影子在其中的感觉。
只不过这些竹简虽然保护的很好,但是桢顾安都不太敢去碰,因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将它破坏了!
但好在这些竹简的一旁还有纸质的印刷书籍,并且书名和竹简上的一样,应该是复印本。
这书是一本自传,名叫《桢观自传》,桢顾安看见这个名字心脏就是一跳,随即立马就拿起来观看了起来。
时间匆匆流逝,桢顾安将这本自传囫囵的看完了,其中的内容也大致了解啦。但是在看完之后桢顾安恍神愣了!
没错,桢观自传就是桢顾安自传,这居然是桢顾安自己写的自传,这里面记录了桢顾安在大唐一辈子的生活。
所以桢顾安现在看见了自己在大唐的未来!也就是说桢顾安还可以回去,还可以回到大唐。
想到这里桢顾安就安心了,这意味这桢顾安其实可以来回穿梭在时间线上,不过前提是搞清楚祷告这玩意儿。
现在放松下来桢顾安回想起来自传里记录的内容了,这些内容记录的都是自己穿越过后的那些事情,看来这一次回去之后桢顾安就有了写自传的想法。
后面记录的内容简单说一下后面发生的事就是水稻玉米大丰收,其产量震惊了李世民一众高层,然后在品尝过了之后众人更是赞不绝口。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桢顾安所料,李世民对这两样作物及其重视,甚至立即就下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令。而桢顾安也是趁热打铁有拿出来了毛猴富贵找回来的土豆种子,给李世民介绍过后李世民就不再有轻视,很重视的将土豆接回御花园让桢顾安做主照料。
然后就是贞观元年的冬天过的并不是特别难受,因为去年桢顾安做出来一系列过冬措施都被应用了起来,有棉花、有炕、有火炉,大多数人的冬天可谓是过的火热滋润,一些百姓有样学样之下也轻松的度过了这个冬天。
过完冬天的次年贞观二年开春桢顾安就开始行动了,杀灭蝗虫的药物被桢顾安交了出去,然后还附带介绍了蝗虫的生殖及习性,由于之前作物的问题上桢顾安得到了李世民极大的信任,所以桢顾安主动提起这事李世民还是很重视的,而有加上钦天监的助攻,因此这药方很容易就被推广开来。
药方所用到的都是一些山上就能采摘到的药材,所以百姓们并不难接受,自家小孩趁打闹玩耍的时候就能采摘回来,并且有官府的保证和强制命令因而百姓们大多数也都照做了。
总之那一套杀灭蝗虫的药方都被桢顾安交给了李世民,到时候他们看情况安排就行,反正桢顾安留在手里也没有。
再之后就是开年第一场朝会,桢顾安一样是去了,并且因为做的贡献更大,所以这一年他获封的更多了,只比一步登天差一点点吧,总之这个封赏能羡慕死人就是了!
而这一年的夏天历史的大方向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旱灾依旧是来临了,不过因为桢顾安手中钻井机的出现及贡献,这此旱灾的损失被极力降到了最低。
旱灾降低了损失,蝗灾一样是控制到了不痛不痒的程度,是的蝗灾并没有缺席它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过蝗灾只是小面积的爆发,都是那些不愿浪费时间撒药杀虫的地方爆发出来的小面积蝗灾,好在杀灭成虫的药方效果也不差,所以蝗灾最终被压制住了,造成的损失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也就是在这个夏天,桢顾安出尽了风头,因为能度过这两大磨难都有着桢顾安的身影存在,一时间了解到情况的人都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
经过这一次难关,桢顾安在李世民的心中有了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只可惜桢顾安抵触进入朝堂,所以李世民拿他一直没有办法,不过看在桢顾安不入朝堂也能做贡献的情况下李世民也就不再强求了!
之后桢顾安大多数的时间就是在闲赋了,年纪轻轻就闲赋在家,他这些行为也是独一份了,惹得大家都议论纷纷。
反正自那之后桢顾安过的还挺轻松的,直到贞观四年他又给自己找事做了,推广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经过去年的积累,今年开始了长安地区的推广,大面积的育种才能让它们覆盖整个大唐。
推广作物这事儿倒是异常轻松,有着官府作为靠上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任务。
除此之外这一年最让后人称道的就是桢顾安遇到了一个人,在文丰食轩桢顾安遇到了一个叫冯智戴的郎君,随后短时间之内桢顾安就知道了这个家伙是谁,冯盎的儿子。
本来和他们冯家桢顾安是不会有太多接触的,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桢顾安想到了出海完成一件流芳百世的任务。因此桢顾安开始了和冯智戴或者说冯家的合作。
但是这事儿不是两方就能玩得起的,必须得要有大唐的支持才可能玩的转,于是桢顾安开始了对李世民的撺掇,三言两语之下就激起了李世民的雄心壮志。
只可惜这事儿虽然从贞观四年就开始准备,但是足足八年后条件合适才开始的大航海。
或许是由于厚积薄发的原因,第一次出海就兵分三路,一路南下寻到了澳洲,一路沿着白令海峡找到了美洲,最后最凶险的一路同时也是船队最大的一路开始了环球航海,一直往前直到回到他们的起点。
三只船队都不负众望,返回大唐之后消息传开震惊了世人。
这三只船队造就了历史的里程碑,同时也造就李世民、桢顾安已经岭南冯氏一族。
美洲和澳洲被大唐宣誓了主权,并且在大后期还有移民开荒居住的情况,所以李世民的历史声望一举超越了始皇帝,直接成为了最令人仰慕的帝王。
而这件事的推动者桢顾安和冯智戴风光也是一时无两,甚至都有学子着书立传称赞他们了!虽然桢顾安并没有跟着他们出海,但是桢顾安在其中确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且因为这事儿开始源于文丰食轩,所以文丰食轩也成为了众人来到长安之后必去的地方之一,因为文丰食轩太传奇了!
因为当时的朝堂上有不少人才都是在文丰食轩这里发现的,毕竟这里每周都会有斗诗这一环节。从文丰食轩发掘的人之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后胜举高为的马周了,因为开业当初取得第一个头名的就是马周。
不说这些题外话,说回来因为船队后期开发新大陆,大唐的国力呈良性循环越来越强胜,像是以前大唐周围那些不安分的国家都安静了不少,至于突厥就更别提了,当初轻轻松松就把他们解决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大唐最后成为了当时时代最强的一个国家,没有之一!像是大食那些不自量力想要对大唐有不安想法的最后都没好下场,利落的都被大唐收为了疆域之中。
大唐这段辉煌的历史也被浓墨重彩的就到了史书之上,甚至欧洲那些国家当时都有对大唐强胜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之中桢顾安总是若隐若现的不时出现,甚至仔细推敲的话你会发现大多数的背后都总是少不了桢顾安的身影。
也因为桢顾安的种种贡献,一直没有字的桢顾安被李世民钦赐了一个字,‘观’,就是这一个独独的一个字,但是这确实李世民乃至于大唐对桢顾安的认可。更甚的是桢顾安最后封王了,没有任何人反对的情况下桢顾安被封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