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权之锦绣行
- 这是虚拟的四国争霸,但能从中国历史中寻觅到蛛丝马迹。非穿越,不宫斗,有的只是群雄争霸,儿女情长,阴谋诡计。庞大的古代战争场面,权臣间的争权夺利,帝皇的心机与胸襟,江湖间的血雨腥风。究竟四国中谁是最后的霸主?谁最终统一神州?为江山,为美人,为权势……
- 益阳布衣
南阳郡,宛城。
学堂已经开学了三个月,教学也已经步入正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条件限制张绣没有近距离和学子们一起互动过,现在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这日早上,张绣轻装带着胡车儿走入文识学堂。
学堂里的先生老师在讲授四书五经。
古代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念,学生跟着读,没有拼音可以学,就像后世的学生背英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的学。当然,汉人学汉语与学英语不能混为一谈的,但作为比喻也就只好到此为止。
跨进学堂大门的时候,学生朗朗读书声灌入双耳,不禁让张绣回想起来后世上学时的早读时候,全班的同学放声背诵着考试要求背诵的课文活着英语单词,乱糟糟纷杂杂地声音响成一片凌乱的节奏。
听到这个枯燥无味的读书声,胡车儿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他的指甲盖都比那些字大,他不明白学那些个字有啥用处,他从来没有学过字也并不觉的活不下去。相反,学习的时候让他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像是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一坐在桌下的板凳上就感觉浑身不舒服屁股地下发痒的坐不住。
他也很佩服那些坐在凳子上屁股不痒的人。
今天的授课教授是徐福,打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张绣就猜出了他们的真实身份,毕竟在荆州有名的隐士就那么多,靠着后世的记载和姓氏就能大概的猜出来。徐福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庶。
张绣进入学堂,立即引起了学子的轰动;学堂内的学子纷纷围了过来都想见一见这位侯爷;徐庶得知张绣的到来,立马过来施礼:“侯爷!”
张绣立马上前扶住徐庶,目光平和的扫视过去,学堂内的学子们眼里闪着光芒,激动地看着他,同时激动的眼里还有一些拘束。
张绣指着自己平素的衣服说:“今日我并无甲胄之坠,也无官袍加身,大家不必拘束;我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学子,来此与大家共同学习辩论。”
有一少年大胆地问:“侯爷此话当真?若有意见不同者、见解不同者或学识见闻独到者,侯爷不恼?”
张绣哈哈大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何能恼之?但说无妨。”
众人一听,眼里立马亮了起来,他们感觉张绣出口成掌,言出理随,纷纷敬佩起来。
徐庶听了两眼放光。
如果说第一次见到张绣时,听到他的高论或是人家的一语见地,那现在所说的就是真才实学了,心中对他的评价立马又拔高了许多。
学子人群中,诸葛亮和庞统互看了一眼,诸葛亮面露笑容,身材高大有气质,儒雅的往前一步施礼:“侯爷,学子有一问,还请解惑。”
看到此人面容不凡,气质堂堂富有儒雅气息,迎面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张绣笑道:“不称侯爷,来此都是学子,有何疑问你可讲来。”
诸葛亮问:“忠字,何解?”
忠字在封建社会里是特指,特指为君主尽心尽责。所以此处诸葛亮在问张绣对汉室的态度,是要拥兵自重还是要匡扶汉室。
张绣笑着说:“佐贤辅德,显忠遂良,忠为心发而非能改者,所谓心意集中,心无旁骛;从心,中声,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就是忠。”
这个回答不是诸葛亮想要的,因为他问的意思是要知道张绣真实的想法,但是被张绣巧妙的改变了方向,正儿八经的把忠字做了诠释。
这个诸葛亮的忠字,张绣没办法回答,总不能堂而皇之的说我要推翻汉朝开创新朝吧!也没办法像刘备一样,走到哪里都打着汉室宗亲,匡扶汉室的幌子,因为他姓张不姓刘。
诸葛亮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自然不会放过他,紧跟着问:“忠由心发,不偏不倚即为忠,请问忠君如何?”
这是汉朝推崇的儒家思想,即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或者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诸葛亮问的自然就是后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徐庶感觉诸葛亮问的有些过分了。如今天下纷乱,天子西迁被曹操左右,天下群雄并起的时代,谁都知道大汉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现在说忠君就有点假了,但也不缺乏愚忠之人。
于是他制止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者有贤德为民可忠之,弃民者则弃之,非一词一句所能概括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