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民兵传奇
- 男人,谁不想马踏长城。民国初年,在东北广阔的黑土地上,土匪、军阀、外部势力并存。内忧外患之下,看一个从野鸡军校毕业的小地主少爷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何一步步实现最初那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 兵是吾魂
李元喆给乡里伙计设计了一套四级管理体系,每个县里安排一个办事处,管理皇家商行在县里和村镇的所有伙计,兼营县里的生意并收集本县里的各方面信息,县以上的州府再根据实际情况在州城或是府城建立中级的管理部门理事部,负责管理多个县级办事处,是皇家商行重要的商品分销机构和汇总信息机构,理事部之上是各道大区的皇家商行的分行,分行直接对长安的皇家商行总部负责。
这样一个简单的四级管理体系也可以看作是李元喆在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和情报网络。
李元喆不知道这样一个组织在交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的时代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但这却是他来到大唐以来最大胆的一次尝试。
他需要的不只是在朝廷的势力,还需要一个可以随时掌握大唐内部情报的情报网,至少他要能及时掌握一些来自基层的信息。
当皇帝虽好,可也让他与底层百姓之间产生了遥不可及的距离,脱离群众搞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他需要听到底层百姓的声音,他想要这近三万的乡里伙计成为自己的耳目,成为自己和百姓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
他只是开了挂,不是真正的神仙,做不到料事如神,他也不是能力强出天际的穿越小说主角,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改变,穿越者乱入的世界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群员中云烨和小武所在的大唐与他所在大唐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差别,两人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对他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小,他需要一套自己的情报系统来增强自己的情报能力,以免失去对大局的掌控力。
“乡里伙计”不能单纯的看做是一套情报系统,世界上能一次性构建一个几万人的组织的人不多,这也意味着这套系统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只是收集情报和经营买卖,还能成为李元喆在基层的喉舌,地方上的百姓识字的不多,在大唐的教育水平没有提上来之前,直接借这些乡里伙计的口把自己的想法和朝廷的一些决策告诉百姓的效果远比那些冷冰冰的文字更有效。
还是那句话,舆论是块阵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士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比朝廷和皇权大,皇帝想要引导百姓的舆论只能通过地方官府和士绅,而掌握地方舆论权的士族又怎么可能说皇帝的好话?
李元喆需要让自己的话直接传到百姓的耳朵里,夺回舆论控制权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不奢望能像资讯发达的时代那样随时随地的向所有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想过可以用一个情报兼商业组织与盘踞地方几百年的世家大族正面对抗,但至少要让百姓听到不同的声音,不能让士族在地方上为所欲为。
李元喆故意把动静闹得很大,亲自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西征军退伍老兵,就差直接告诉别人这些回乡的兵士就是我的人了。
他之前是想要老兵们秘密执行这次监察丁赋收取的任务,可李渊却不同意。
李渊认为几万人的一个庞大组织不可能隐藏在暗处行事,而且这些归乡的兵士又不是专业的密谍,泄露任务的情况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与其藏着掖着不如直接挑明,告诉有心人,这些归乡的兵士就是皇帝的巡查,明面上的警告更具有威慑力,归乡的军士地位再高也不是士族豪强的对手,他们急眼了可是敢杀人的,明着告诉他们,他们反而会有顾忌。
李元喆很佩服老头子的远见,采纳了这个建议。
世家人和民部一看两个皇帝搞出了好几万的监察人员,立时就失了分寸。
皇帝不给活路,自然会有人犯糊涂,铤而走险的去搞掉自己辖区内的归乡老兵,想要把威胁消灭掉,掐断本地属于皇帝的眼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