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离开长安,随即与他亲近的许多人也受到了牵连,遭遇到世家人的打压,儒家正统派损失惨重,一些气不过的人开始反击,但显得很是无力,因为他们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根本就是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传播,外面没有多少人能看到。
李元喆此时又出来做搅屎棍了,他放出消息,在《大唐旬报》之外创办《文华月刊》和《学子周报》,为大唐的读书人提供交流和发表意见的平台。
包括《大唐旬报》在内的三份刊物面向大唐境内的所有读书人公开征稿,不仅可以给选中的稿件免费刊载,还会根据作品的质量给与相应的稿酬,投稿的具体要求是《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上发表的文章除学术着作外必须使用标准的白话行文方式表达,至于什么是标准的白话行文方式,请参考《三国演义》等皇帝署名的书籍。
《文华月刊》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只要是不涉及朝廷机密的内容都可以刊载。
《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的目标人群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人,使用白话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懂报刊上的内容,也容易吸引普通人的关注,《文华月刊》是纯粹的学术交流平台,需要有一定的逼格。
皇帝能给读书人提供合适的交流平台,读书人自然是求之不得,尤其是在世家与儒家人正在撕逼的档口,能把各自的观点展示给世人无疑是双方都想看到的,因此双方那些自认为有两把刷子的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给皇帝新办的报刊投稿,不过听说《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只接受白话文的时候,他们又一致对准了皇帝发难。
读书人一直瞧不起白话写作,用偏白文体写传奇话本的人总是被人看不起。
在对待白话文的态度上宋代之前的士族读书人和后世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后世没人会觉得闻言古文或是堆砌辞藻的骈体文比白话文更高级,究其原因是因为后世人获取文化知识的门槛变得很低,学习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多,不像宋代之前文化知识获取困难,士族为了保持自身的而文化优势把文言古文和骈体文作为一道文化屏障,用来拉开自身与寒门之间的差距,因此皇帝要求《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必须用白话投稿在大唐的读书人看来是在降低知识传播的门槛,是对高雅文化的亵渎。
这些读书人一直要求皇帝保持文化高贵,严格要求所有刊物必须使用雅言来写作。
李元喆当然不会随他们的意,他要的就是知识的普及,降低学习的门槛。
他对上书的官员明言道:“《大唐旬报》、《学子周刊》和《文华月刊》都是朕办的,朕想用什么风格就用什么风格,你们没有置喙的权利,如果不想用白话发表文章,你们可以在《文华月刊》投稿,要是看不惯《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你们也可以自己办些刊物出来,到礼部备案或是直接给朕写奏折也行,只要能丰富我大唐百姓的精神生活,朕会批准的。”
李元喆此言一出便没人在提及《大唐旬报》和《学子周刊》要求用白话写作的事情了,纷纷向《文华月刊》投稿。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办报刊,《大唐旬报》不过才发行了两期和一份特刊,其大名在长安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其影响力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们都被旬报的内容所吸引,可以说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报刊乃是一种影响舆论的重要方式和工具,看到其价值的人有很多,但......看到好处却吃不到的感受相当的让人纠结。
印刷术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雕版印刷早就有人想到了。
大唐第一书店的书籍和《大唐旬报》明显使用类似的方式印刷出来的,可真当有人去尝试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书籍时,他们尴尬的发现自己虽然弄出了质量还不错的书籍,但是其成本居然比手抄书的成本还高,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低价印制书籍。
导致成本奇高的原因他们也清楚,无非是纸墨和雕版的成本太高,只不过他们也是到这些问题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所以也拿皇帝没办法。
正如李元喆所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几种刊物都是老子印刷的,你们不认也得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