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看了看朱标,有些不满的道“你怎么教孩子的。”
“我家孩子年轻气盛,若冒犯,还请多多包涵。”朱标走到朱允炽他们的前面。
有个老先生模样的人,看朱标半天,走过来道“你我可曾见过。”
朱标摇头“不曾。”
这老先生的话引起其他人注意,朱标对他们的惊讶只是笑了笑,转身离去。
站在远处的陆忠把身上的兵器都默默收好,就连身后的唐贤也时刻准备着。
朱槫面无表情的丢下手中的石块,率先跟上朱标,然后对其他人吩咐道“保护好陛下。”
缓缓走远的朱标刚走出大槐树的范围,没想到那些村民中有人反应过来“他是皇上。”
“他是皇上?”
“什么,这是当今天子,大家快啊,见过皇上。”
周报亭附近的村民想到朱标的石像和大明宝钞上边的皇帝像,纷纷倒地就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激动地百姓不停地磕头,声音很高。追了过来。
“皇上,皇上,请留步。”
有几个退役的将士站的笔直,追赶上来。
“朕是微服私访,不想扰民,大家不必跟着。”
“陛下,我们想给您磕个头。”几个退役的将士跟上来“陛下,我弟弟的轮椅坐着可好了,当年我们从倭岛战场回来,都是陛下惦记着我们这些将士。”
“你叫什么名字。”朱标也心热起来“衙门给你们安排的什么职务。”
“草民乌大有,我弟弟乌大志,我在街道司,他在家,不过每月有补贴。”
“够用吗。”朱标笑道。
“够,家里去年的粮食吃不完,我家那口子在凤阳皇明家政,每月也有银子。”
朱标拍了拍他肩膀,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朝廷不会忘了你们。”
得到天子的垂询,乌大有激动地嘴唇发抖,胡乱的抹了把自己的眼泪“陛下,草民过得很好,陛下在草民心里。”
看到身后的几个皇子,几个村民上来赔罪,朱标表示不必。
不知者,不怪。
朱标在百姓的呼喊中离去,下一个地方是当地的学堂。
-------
朱允炽这会正得意,那群无知村民还敢教训自己。
这一幕,被朱标看在眼里“祸从口出,沉住气。”
民间传言肯定会夸大事实,争论这种事情有什么意义。
“父皇,他们在说谎,这是不对的。”
“太子,这是他们对父皇的认可,明白吗。”
百姓越神化谁,谁就是百姓心中的信仰。
朱允炽有些不明白,朱标道“你最敬佩谁。”
“当然是父皇和皇爷爷。”朱允烨道。
“为君者,要让天下人臣服于你,若是天下人都不服,那就意味着,这个皇帝你做不了。”
太子问道“如何让百姓臣服。”
“做事,为天下人做事。做出政绩来。”朱标说道。
“父皇,儿臣想研究更厉害的火器,带这大明兵马打洋人。”朱允炀道。
太子看着朱允炀道“你带兵做什么,你若是研究火器,想要造反,本宫怎么办。”
朱允炽读了不少史书,前朝的历史他都知道,不满的看着朱允炀。
朱允烨道“大哥,不会的。母妃说,兄弟齐心,大明才能抵御外族。”
朱标看着太子道“有朕在,不会的。你要好好戒食乌香。”
朱标沉默了下,许多事情都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只要后人继续保持,大明未来可期。
皇室宗族,勋贵大臣的世袭早就没有,江南士子如今和百姓待遇一样,商贾地主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虽然及早扼杀,就不能装逼,但朱标也认了。
虽然将来会有新的蛀虫和阶层,过些年后,有些就会吞噬国基,但他会有新的办法。
两三个村子折中的地方会有一座小学。
白墙青瓦,大门上写着凤阳府第十幼学。
春耕时节,也是孩童上学的时候。
朱标牵着朱允炀道“你知道父皇为何定在春耕开学?”
“杜太傅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生时,做学问做好。”朱允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