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20章 登基大典

大年初四。

贡果,香案,御酒——告天地,告宗庙,告社稷。

朱元璋身穿衮冕服,戴冕冠于祖宗位前行五拜,叩头礼。

“礼毕。”

乐起。

奉天殿门口的太监分开遮挡大殿的龙布帘,拂尘一扬,尖声喊道:“鸣钟鼓。”

“当!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中门出,升宝座,鸣鞭炮。

文武百官站在两边,双手抱拳,转左道:“敬天!”

转右道:“敬地。”

居中道:“敬吾皇。”

…………

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在端门外等候。

捧诏至端门,读。

……

……

朱元璋独乘龙辂,并不顾众臣反对,命朱标紧随其后。

马皇后和众皇子跟在身后前往紫金山。

城外的百姓越聚越多,城内外人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到大街上,望不到头。

有的人为了有个站的位子站着,不惜大打出手。

马挨马,人挤人,像是层层推进的乌云,覆盖了整个南*京城内外,一直延伸到紫金山下。

钟山之阳,紫金之巅。

两耳四足方鼎,上面刻着铭文,炉内熊熊大火。

朱元璋一步一步,庄重而肃穆的向山顶登去。

诏书朱标今日有幸看见,起首第一句便和自己崇祯朝格式一样。

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首句,布告天下(中外),咸闻始之做结尾语。

因为元廷的诏书的开头是那句:“上天眷命。”

原本宋濂他们都决定模仿前朝的诏书格式,但老朱觉得这句没有谦卑奉顺的意思,就让他们改了开头,换成奉天承运四字。

老朱对宋濂和众人他们说的原话说:自己尽心奉顺天命,不敢自专。

在下行的文书中,对臣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再一个是因为拟诏书时,老朱自己初定的大朝会正殿叫奉天殿,又在所持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个字。

除过老朱外,后代包括崇祯在内,即位诏都包括三项,宣示合法,宣布改元,诞布新政。

最后诏书确定,朱标也是见过成品的。

诏书尺度有一尺左右,每幅六行,一行十二格,平行写十八个字。

老朱看了眼,果然和朱标安排的一样。

远处江面上黑压压的几十万水军,整齐排列在江面。步兵骑兵各自列队在紫金山下。

因大明兵衣是红色,从山顶望去,一眼望不到头的红云。

老朱敬酒跪下:“臣朱元璋在此叩天穹,日月,山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臣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原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也终。

惟臣朱元璋,上乘天道,下顺臣民,驱除百年之祸,恢复中原国土,力败天下枭雄,

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麒麟子,公子世无双
寒门麒麟子,公子世无双
叶青穿越至内忧外患的神启皇朝,成了富庶繁华的淮阳城内无法翻身的贱户。这身份属实有点悲惨。整了个挑担面摊在烟花柳巷卖热汤面,顺便接几个枪手活计卖些诗词,帮那些纨绔公子博得满堂彩,日子倒也安稳。可惜,天不遂人愿。瘦金体外露,绝对压过淮阳才子,叶青成了众矢之的,陷入绝境。但,否极泰来,金子总会发光的,叶青走过了争权夺势的朝堂,经历了剑雨腥风的江湖,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天下。多年后,有人问叶青:“你不累么?”
等不到一城烟雨
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
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
+本文为半架空,无法完全参照历史。穿越到汉末三国,开局是边军一小兵;一个平淡无奇的金手指,没有毁天灭地的大礼包,需要勤奋努力,发育很慢,没有爆表平衡,少量召唤,李骏经历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汉末三国。
悦宝凶猛
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
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
赵文泰穿越大明,成为一地县令大明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听闻北平府,宛平县县令是个人才,决定微服私访....看到宛平县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对县令赵文泰推崇备至,决定见一见这人才。然而赵文泰竟然当他的面,说咱老朱是个粗人!调查下来发现,赵文泰不仅贪赃枉法,还带头入股做生意!青楼、酒馆、赌坊、坑商人的银子......朱元璋:“咱当年起义,不就是贪官一手造成的吗?这种贪官,非杀了不可!”太子朱标跪求:“父
朝流
束秦
束秦
秦之功甚宏,秦之行甚烈。唯有束秦行,方能建秦功...这是一个将秦扳回正轨的尝试。
罔希夷
给历史名人直播史同文
给历史名人直播史同文
意外继承一家书店,董南兮愉快的开始了卖书之旅。陷害胡亥,弄死赵高。提拔吕雉,点名汉初三杰。秦始皇:汉初三杰?大秦亡了?扶苏:我死了?聊一聊汉武帝后宫的二三事。汉武帝:???卫青:姐姐是皇后?姐姐死了?各朝各代的历史同人小说,应有尽有,打赏也是越来越多……
吾有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