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狠人

第七十四章 目无上官

白度也不好再阻拦,和王德民交换了一个眼神,让开道路,让郭致远等人先行通过,自己也紧随着了跟了上去。

古田县衙虽然破败,却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仪门、照壁、大堂、二堂等设施一应俱全,大堂是县官公开审案的地方,大堂后面就是二堂了,是县官召集属下议事的地方,不过连县衙都这么破败了,这二堂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里面的桌椅都有些摇摇欲坠了,灰尘都有寸把厚,显然很久没有启用了。

得知新来的县官大老爷要在二堂议事,衙役们这才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地打扫起来,扬起的灰尘差点把郭致远呛死,只好在外面等衙役们打扫完毕才进去。还真别说,这二堂打扫出来后虽不说焕然一新,但也有几分**肃穆的气象了。

郭致远当仁不让地坐了首位,徐光启和赵仕祯只是郭致远私人聘请的幕僚,本没有座位,郭致远本想在自己身后加了两个座位让他们坐,但徐光启和赵仕祯说于礼不合,坚持站在他身后,郭致远拗不过也只能由他们了。

白度和王德民在郭致远的左手一侧坐了,他们是县令的佐贰官(即副职官员,其官阶略低于主官,但并非主官之属官),白县承慢悠悠啜着茶,王主薄则不停地捋着胡须,都不看郭致远,一副穷极无聊的样子。

佐贰官这边本该还有一个有职无品的典史坐第三把交椅,此时却空着,而右侧本该是首领官和杂职官的位子,也都没有人,就连没有座位的佐吏,如三班班头、六房长吏等也都没有来几个,堂下只稀稀拉拉地站了几个衙役,也都是一副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的样子。

对于明朝的基层组织结构,郭致远还是有所了解的,像古田县这样的县级组织,在县署办公的人员分为三类:官、吏和役。官又分两种,一种是吏部登记在册的,因古田县比较小,所以也就知县郭致远、县丞白度、主簿王德民、典史鲁志超算是在吏部有名有姓的官儿。另一种就是首领官和杂职官,如教谕(教育局长)、训导、巡检、驿丞、税课大使、县仓大使等,这些官员在吏部没有登记,属于不入流的杂官,但也算是县领导班子的成员。

官下面就是吏,吏是六房的头头,这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这些人直接对县令负责,也算是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员。吏再下面就是役了,役虽在县衙办公,但并无编制,靠些补贴维持生计。这些衙役分皂、壮、快三班,皂班和壮班负责站堂、呵道、门卫、传案等内勤警卫工作,快班负责传递公文和缉捕。

总之要撑起一个县衙班子,所需的工作人员不少,而郭致远眼前却只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自己这位新任县令下令要召集县衙全体工作人员议事,这可是自己这位新上任的县令主持的第一次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啊!这些人还如此懈怠,眼里还有自己这个县令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