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我,霄字科第一人!

第三十七章:一条一饼初次配合

郭德刚、于謙很认真的看着台上三人的表现。

烧饼这段《猜灯谜》说的中规中矩,因昨天闹了乌龙,晚上琢磨段子琢磨到很晚,早上又起的早,精神头有些不足,开始嘴瓢了两处,被画上了两道,后来才逐渐找回了状态,没再失误。

小辫儿和杨九琅也各失误了一处,各被画上了一道。

黑板既能减分也能加分。

于謙觉得三人开场不容易,而且因为段子闹乌龙,浪费了很多时间,时间不富裕的情况下,能把段子改编好并说的效果还不错,实属难得,便又都给加了一分。

最后成绩——由于加分的原因,烧饼被扣一分,小辫儿和杨九琅满分。

小辫儿作为德芸社人气担当,从开场到结束,叫好声不断。

院里坐的这些位颇感压力。

表演结束,三人鞠躬下台。

第二个上场的是张鹤轮和栾怼怼。

张鹤轮因大褂丢了,没穿大褂,上来就被扣了一分,也许是因为着装不习惯,又遭遇了嘴瓢和包袱没响,一共被扣了三分。

虽然网友评价栾怼怼的相声,能听,但是不好笑。

可评价是评价,他专业方面确实不错,再加上爱徒buff加成,虽然有一点点瑕疵,但是没扣分。

二人收到的掌声不如前面。

压轴出场的是孟鹤糖、周九凉,所谓的压轴就是倒数第二出场。

两人的《口吐莲花》表现的很稳很老练,又是老搭档,配合的十分不错,发挥的极佳,再加上两人之前上了《欢乐喜剧人》和《相声有新人》,并获得了冠军,有一定人气,现场效果不输小辫儿那一组。

听着剧场里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曲霄云和秦霄闲心里都有些压力了,而且二人还是第一次搭档,抽到的还是攒底出场。

种种因素,二人有些紧张了,怕接不住。

所谓的接不住,就是前边的演员演的太过精彩,导致后上场的演员反响不如之前演员,遭遇冷场。

“老弟,不用紧张,咱俩就照常发挥,肯定不会垫底。”

秦霄闲虽紧张,但作为前辈,还是宽慰着曲霄云。

在热烈的掌声中,孟鹤糖与周九凉鞠躬下台。

双双满分。

高筱倍继续报幕:“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相声《学外语》,表演者秦霄闲、曲霄云。”

“好!!!”

秦霄闲现在人气与小辫儿不相上下,曲霄云现在也有些热度,二人受到台下观众热烈欢迎,叫好声甚至超过了小辫儿那组。

小岳岳扭头看了观众一眼,喃喃自语:“颜值优势啊……”

郭德刚和于謙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一是后辈受到如此欢迎,心里为他们高兴。二是对二人第一次搭档感到新鲜。

曲霄云和秦霄闲顶着压力,迈着方步,四平八稳的登了台。

曲霄云作为本场逗哏站在桌外,秦霄闲作为捧哏站在桌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光这一亮相,就能看出几分东西。

先不管活瓷不瓷实,只要敢上台,还能不怯场,就成功了一半,要是气势还能出来,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光这出场,郭德刚和于謙就很满意。

曲霄云打量了一眼台下观众,没想到之前广场拉人时,遇到的屠夫大哥果然来捧场了,心里也是很高兴。

曲霄云笑着开了口:“感谢台下观众前来捧场,在座的有认识我的,也有不认识我的,先给大伙做个自我介绍,我叫曲霄云。我身边的这位搭档,大伙就比较熟悉了,是我们德芸社霄字辈的超人气演员,秦霄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