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兽:宠兽只是给我凑羁绊的

第66章 赛前的训练

“爽!”

陈文脱口而出,而后补充道:“之后感觉责任重大。”

李思雨点头附和道:“我也感觉很有压力。”

吕冬点了点头,道:“有压力就好,省级预选赛的规则是擂台赛规则,每个队伍出五名御兽师,赢者留,输者下,哪方五位选手全部被淘汰就算负。

要是你们表现不佳,杨文瀚他们就要为你们擦屁股,成为队伍的拖累。”

陈文点了点头,道:“我们知道,所以想请老师指点一下我们接下来应该训练什么?”

吕冬道:“基础!”

“啊?”陈文和李思雨同时惊讶出声。

吕冬面无表情道:“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能练什么?再说你们还有课要上呢!除了多对战提升经验外,最好的就是夯实基础,尤其是召唤宠兽……”

说到这,他强调道:“你们召唤宠兽的速度太慢了,这等于将先手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而后,他以陈文举例道:“如果昨天你的食铁兽遇到的不是通臂猿,而是召唤速度同样快的烈焰犬,那么食铁兽面对的攻击可就不是拳头了,而是一个火球。”

陈文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他现在的缺点。

李思雨若有所思。

要是她召唤得比别人快一点,完全可以直接利用时间差让烈焰犬发射火球,将对方刚召唤出的宠兽击败。

陈文问道:“吕老师,这怎么练?”

“缩短召唤时间是没有捷径的,只能靠不断地练习以及实力的提升……”

吕冬先是说了一句废话,然后才道:“不过提升对战场上召唤速度,这倒是有技巧的……”

所谓的召唤时间,是指御兽师从心中产生召唤宠兽的念头到将宠兽召唤出来的时间。

召唤时间跟御兽师的反应速度,以及精神力控制息息相关,所以只能依靠不断练习以及实力的提升才能缩短召唤时间。

但对战场上不一样,御兽师是提早就知道要召唤宠兽的,所以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要想比对手更快召唤出宠兽,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吕冬先是竖起了一根手指。

“第一,自己要提前聚精会神做好准备。御兽空间引而不发,既要第一时间开启御兽空间,也要控制好精神力,不让裁判发现异样。”

想到两人是新人,吕冬解释了一下:“召唤宠兽一般会有异象,比如眉心会发出荧光。比赛开始前被裁判发现异样,第一次会被警告,第二次直接判负。”

陈文和李思雨点头表示理解。

吕冬仔细给二人讲解了准备的技巧,然后才竖起第二根手指。

“第二,让宠兽也做好准备。

从御兽空间来到外界,宠兽一般会茫然无措,要通过训练克服这个情绪,并且提前为宠兽做好战术,让它知道被召唤出来要做什么。”

陈文和李思雨点头,这个倒是比较容易理解。

吕冬对此也没有细说,直接讲解最后一个技巧。

“第三,干扰对手的注意力。

对手召唤慢了就是自己召唤快了,心理战也是对战的一部分,所以御兽师可以赛前用垃圾话干扰对手,让对手无法安心准备召唤,从而让自己更快召唤出宠兽。”

陈文和李思雨闻言先是愕然,而后又觉得很有道理。

干扰敌人召唤,相对而言就是加快自己召唤。

吕冬盯着二人看了两秒,然后提醒道:“这招要善用,心态不够好,嘴巴不够毒就不要尝试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