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特工

第188章 改变历史

在接到了方杰唤醒后,曹宁整理了一下资料,按照日军的行进线路,发了一封电报。

这份电报上有两个内容,一是日本大本营下达的《大陆命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另一个方面内容是。

“朝香宫鸠彦刚刚签署了一道机密命令,要所属部队“杀掉全部俘虏与反抗之中国人”。”

曹宁的这封电报,在重庆引起了震动。

重庆日报刋登了这则消息,国民政府要求国际社会,制止日本人的罪恶。

日本政府,收到了不少国家的政府和团体以及个人的询问,是否有这个命令出现。

为此,日本政府声明,朝香宫鸠彦阁下根本就没有这个命令下达,这是中国方面的阴谋。

而曹宁发给重庆的第二封电报是,日军进攻南京的军事计划。

“日军第10军遵照方面军的命令,部署第114师团沿溧阳、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第6师团沿广德、洪兰埠公路,在第114师团后,也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国崎支队沿广德、郎溪公路进占太平(当涂),尔后渡江迂回至浦口附近,切断南京守军北退之路;第18师团经宣城向芜湖进攻,切断南京守军西退之路。”

这份电报,份量很重。

收到了第一份电报后,国民政府考虑后,便决定组织南京市民撤退,以免悲剧发生。

但是,撤退不是说撤就撤,需要时间。按照日军的这种推进速度,根本上就来不及。

所以,就需要阻击日军的推进速度,为南京的撤退争取时间。

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紧急命令。

命令从南京抽出三个师,赶到溧水,阻击日军的114师团并第6师团,命令他们坚守四十八小时,哪怕是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阻止日军前进。

命令从安徽驻军抽出两个师支援芜湖,一定不能让日军占领芜湖,切断南京的军民撤退之路。

命令南京警备司令部,安排部队,组织南京市民,向安徽一带撤退。

……

三天过去了,曹宁得到了消息,日军在溧水与宣城,被国军死死地钉住。为了阻止日军向南京前进,国军在溧水的三个师三万多人,全部阵亡。宣城的一个芜湖驻军师,一个安徽的支援师,也死伤了一半。

就是他们的阵亡,用鲜血与生命,换得了五十万南京城军民的安全撤离。

曹宁松了一口气,他做到了!

前世的三十万冤魂,让中国人悲痛了几十年。

今生,我曹宁重生,改变了这段历史。

这一夜,曹宁一个人在家中喝醉了……

1937年在枪炮声中过去了。

1938年在全民抗战的呼声中到来。

曹宁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每天,他都会去丈量巡区的路程。刘海每天都会偷懒两个小时,坐在小茶摊上喝着那不要钱的茶。

这一天,曹宁在巡逻中,看到远处有穿警服的人过来。

那些人都是警察分局的人。

曹宁抓过了小报童:“快去通知刘警官,分局来人了。让他上完厕所过来。”

小报童在这里卖了一年的报纸,与刘海很熟,平时有人欺负他的话,刘海与曹宁都替他出头。

一听说分局来人,小报童知道不好,抱着报袋,飞快地向着小茶摊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